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茶德、传播茶道、文化艺术 、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易等。茶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茶内在具备的美好品性。
茶文化具有的传统主要有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吴觉农先生和湖南刘先和茶学专业导论论文,为茶叶事业鞠躬尽瘁,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当代茶人杰出代表。
王泽农的创导茶学研究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
在王泽农以前及其本人早期关于茶叶茶学专业导论论文的化学研究都局限于茶叶成分的分析茶学专业导论论文,以后虽然有所发展,但一直没有超越植物化学或植物成分化学的范畴。通过多年的科研和生产实践,他认识到植物本身内在因素及外界环境和农业措施对植物成分的影响造成数量上的变异,归根结底是植物生理和生化反应。因此,农业化学、植物成分化学研究的归宿,必然是植物生物化学。同时,他还体会到,茶学的研究主要是解决茶叶高产优质问题,离开茶叶结构物质的生物合成和特征成分的形成和转化,离开生物化学,是无法彻底完成任务的。
50年代以后,王泽农在科学研究中,始终贯串茶学专业导论论文了生物化学这条主线,如60年代进行的“微量营养元素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的研究,除对茶树缺素症进行观察和检测外,并从这些元素对茶叶经济产量、品质特征成分的生物合成及转化的生理生化机理,系统地阐明缺素培养苗能抑制叶绿素的形成和糖类的转化以及儿茶素的酯化,从而使生长缓慢,减少茶叶产量,并降低茶叶色、香、味的形成。王泽农的这项科研成果,首次把微量营养元素对茶树的生长和茶叶高产优质的影响,从实验观测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物质代谢生理生化机制的理论高度。
又如,对茶叶发酵机理的研究,他于60年代发表的《发酵的概念和茶叶发酵的实质》和80年代发表的《茶叶发酵的生化机制》等论文,也都从生物化学的角度,阐明了酶的主导作用。王泽农的研究工作,否定了传统认为红茶制作过程中的发酵作用是一个简单的儿茶素(catechin)氧化过程的错误论点,明确指出茶叶发酵是一个涉及茶叶各种成分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转化过程,是一个由活体正常呼吸作用及其引发的物质代谢,经过人工的干预,逐步转化为酶系统定向调控的发酵作用过程。这里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电子转移生物氧化还原反应,并塑造出红茶色、香、味等品质特色。这就对茶叶发酵的认识,从个别成分变化的孤立片面观点,提升到生物化学系统论的理解阶段,从而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茶叶发酵的实质。
近年来,王泽农致力于茶叶中特征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转化等二级代谢的研究,撰有茶叶磷代谢的计量化学方面的论文,用计量化学的观点,阐明代谢过程物质形成的形态与数量的实质关系。他指导的研究生,在这方面也发表了多篇论文。这些论文涉及茶学的各个分支,但都以茶叶生物化学作为研究的导向,来阐明理论和实践中的关键及实质问题。现在茶学专业导论论文我国在茶学研究领域方面,已普遍采用了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从当前我国有较高权威性的茶学期刊发表的论文来看,绝大多数专家、学者都以茶叶生物化学理论为依据,提出茶学研究的方向和途径,提出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看来,茶学研究中的生物化学路线,已成为当前遵循的必然趋势。
此外,根据发展生产的需要,王泽农的研究工作,还与生产密切结合。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寻求滞销茶叶的出路,曾进行过茶场(厂)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研究,在提取咖啡碱、茶单宁、试制茶染料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70年代,他主持研制成功hcej—6型红茶光电拣梗机和LCDJ—20型绿茶光电拣梗机,效果都很好,分别获得安徽省1981年科学技术三等奖和商业部1984年科技重大成果三等奖。